19世紀,美國從農業社會逐漸步入工業社會,經濟發生著巨大變革。 科尼利厄斯·范德比爾特(以下簡稱為范德比爾特)緊緊抓住了新的時代所創造的每一個發展機遇,成為了美國鍍金時代的傑出領袖。 1877年去世時,他遺留下1.05億美元的財產,相當於20121800億美元。 然而,在1973年的范德比爾特家族120人聚會上,家族成員竟然沒有一個是百萬富翁。

值得我們研究的是:在大變革的時代,范德比爾特家族是如何把握這些變革趨勢帶來的機會的? 巨額財富又是如何在家族傳承中短時間內消散殆盡的? 越來越注重家族傳承的中國企業家能從中汲取哪些經驗教訓?
 

在美國短暫的歷史中,范德比爾特是第一位最具領導力的非政治人物,他白手起家,憑藉自己的堅韌和毅力,從一個出身紐約港的窮小子,一躍變成美國最富有的鐵路大亨。
 
科尼利爾斯·范德比爾特

范德比爾特出生於1794年,他的父親是一位帆駁船船長,母親則受過良好的教育。
 
11歲時,范德比爾特離開學校在父親手下幫忙,經常在紐約港的碼頭看船隻運送貨物。
 
年輕時期的船運生活鑄就了范德比爾特爭強好勝、堅毅勇敢的性格特徵。
 
他是個硬漢,和別人打架時,能把他們打得不省人事,爭強好勝,毫不留情,這就是他的性格。 ——T· J·斯太爾斯(范德比爾特傳記作者)
 
在成長過程中范德比爾特受母親影響非常大,即使後來已經很成功時,他也會時常詢問母親的意見。
 
16歲時,范德比爾特為了創業打算向母親借100美元。 母親為了檢驗他是否擁有創業必備的堅韌素質,提出一個苛刻的借款條件:16歲生日前把一塊8英畝處女地開墾出來,並種上農作物。
 
為了借到這100美元,在生日前的4周時間里,范德比爾特組織起鄰居小孩一起幫忙勞動,每天都在開墾土地和種植莊稼中度過,並在生日前成功完成母親交代的任務。 這時的范德比爾特,已經開始顯露出一個企業家的天性——為了目標能付出真實的努力以及領導才能
 
從此,他開始旅客和貨物運輸事業。 在第一個航運旺季結束后,他不僅還清了母親的借款,還多給了她1000美元。
 
當我在60年前的5月裡那個明亮的早晨,第一次踏上自己的帆駁船,升起帆,把手放在舵柄上的時候,我有一種真正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甚至比我後來在哈勒姆區港口掙200萬美元時還要強烈。 ——范德比爾特
 
23歲時,范德比爾特就擁有了價值7000元的帆駁船,並積累了9000多元現金。
 
當少數同齡人正在劍橋大學和普利斯頓大學里悠閒地學習古典文學時,范德比爾特已成了生意興隆的大海的經營者
 
航行中的蒸汽船



蒸汽船是航運史上最偉大的交通工具創新,范德比爾特也是最早懂得建造和經營蒸汽船的美國人之一。
 
在帆駁船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范德比爾特洞察到先進的蒸汽船必將取代傳統以人力為動力的落後運輸工具,於是他做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決定——賣掉了自己的船,到一艘非常小的蒸汽船上當船長。 這項決定開闊了他的視野,為他後來成為「商船隊隊長」奠定了基礎。
 
1828年,范德比爾特的蒸汽船公司成立了,為了開拓市場,范德比爾特提出免費説明政府郵寄往來歐洲的信件,並最終通過激烈的競爭成為這一行業的主導。
 
當時的美國法律對市場管制十分寬鬆,范德比爾特多次發動價格戰,同樣的航道,對方公司收四塊錢一張票,他只收一塊錢。
 
通過不斷打壓對手,侵佔市場的強硬方式,經過十幾年的經營,范德比爾特很快就建立了一支船隊,擁有百余艘蒸汽船,運輸著無數乘客和貨物,來往於美國各地,他因而也成為美國航運的代表詞,被美國《商業日報》稱為商船隊隊長
 
范德比爾特用40年的左右的時間,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航運王國。 隨後在他事業的巔峰時刻,他又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
 
 
 
 
美國鐵路網

他認定鐵路可以釋放了美國的發展潛能,因為這種運輸方式可以使貨物低成本而高效率地從美國一個地方運輸到另一個地方。
 
於是范德比爾特決定賣掉全部船隻,告別經營40餘年的航海業,傾其所有,投入到鐵路運輸業。
 
很快,范德比爾特就通過大量的投入建設,成為美國擁有鐵路線路最多的人。
 
在范德比爾特72歲那年,他的競爭對手認為他已經老邁的不堪一擊,開始在談判中擠壓范德比爾特的利潤空間。
 
但事實上他們錯了,為了掌控美國密西西比河東岸的鐵路,范德比爾特與對手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描述范德比爾特競爭的漫畫

范德比爾特掌握著唯一一座通往紐約市的鐵路大橋,它是外界通往美國最大海港——紐約港的唯一通道。 范德比爾特堅信這座鐵路大橋是可以使競爭對手屈服的利器。
 
奧爾巴尼大橋被封鎖后,外界的火車被拒之於紐約市的門外,大量貨物無法運達目的地,競爭對手紐約中央鐵路公司的股票開始大跌,而此時范德比爾特卻突然出手,全力收購了股市上所有突然跌至最低價的股票。 短短數日,范德比爾特便掌控了對手的鐵路公司。
 
79歲時,范德比爾特開始涉足企業併購和股市投資。 憑藉過人的智慧,他不僅獲得了巨額收益,還將十余條鐵路歸入自己控制之下,成為了無可爭議的鐵路之王。
 
他們都是偉大的人,擁有其他人所不具備的遠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能夠在上世紀,在50年的時間里,建設一個新世界——唐納德·特朗普
 
很快美國的鐵路路線遍及全國,鐵路運輸業的發展,創造了超過18萬個就業機會,為驅動美國經濟的空前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紐約大中央火車站

為了將這個豐功偉績昭告天下,他修建了美國最大的火車站——佔地90000平方米的紐約大中央火車站。 這個巨大建築的高度超過了紐約同期的所有建築,成為范德比爾特家族輝煌歷史的象徵。
 

巨額的財富並沒能説明范德比爾特戰勝一切不幸,他最中意的繼承人喬治因戰爭感染肺病而死亡。
 
多年來范德比爾特一直精心培養喬治,希望他成為家族事業的繼承人,喬治去世后,他不得不寄希望於另一個兒子威廉。
 
范德比爾特一直覺得威廉意志力太過薄弱,缺乏開拓進取精神。 為了鍛煉威廉的經商管理能力,范德比爾特把他安排進史坦頓島鐵路公司的董事會。
 
威廉·亨利·范德比爾特

史坦頓島鐵路之前的發展曾遇到困難,在威廉的管理下,公司鐵路和火車調度都運行得有條不紊,並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這次的成功使得范德比爾特感到非常欣慰,不久,威廉被安排進入哈林鐵路公司和哈德遜河鐵路公司董事會。 他又一次展現了非凡的的才能,創造性地將這兩家鐵路公司合併起來統一管理。 一方面減少了運營成本,另一方面使兩家公司的總體利潤最大化。
 
威廉這些優秀的行動證明瞭他的實力,最終打動了他的父親范德比爾特。
 
1877年,范德比爾特將大部分遺產都留給了他的大兒子威廉,他不僅把兒子威廉列為首要遺產繼承人,繼承大約9500萬美元的財產,他還通過一個遺囑附件擴大了遺產的受益人,給威廉的大兒子價值500萬美元的鐵路股票,給威廉另外三個兒子每人200萬美元。
 
范德比爾特家族前三代成員及第一代的財富傳承



因為給四個孫子的遺產都是通過信託基金的方式傳承,所以這些錢都不用繳納遺產稅。
 
范德比爾特希望通過保持巨額遺產的完整性,將家族的榮耀永遠傳承下去。
 
威廉繼承家族產業後致力於緩解父親管理企業時緊張的勞工關係,積極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
 
當年,鐵路部門為了減少成本削減了鐵路工人10%的工資,由此引發了大罷工,一部分工人聲稱要炸掉紐約中央鐵路,美國各行各業都處於極度恐慌狀態。
 
威廉並沒有學父親之前解決賓西法利亞州罷工時請求軍隊鎮壓的方式,而是選擇心平氣和地與雇員談判並進行適當的妥協,因為他認為暴力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只有坐下來談判才能使公司長遠發展下去。
 
他為罷工的雇員總共分發了10萬美元並承諾鐵路公司有起色后就恢復被削減去的10%工資,他的做法收到了預期的效果,12000名罷工工人中有11500人回到了工作崗位,公司損失降到了最低。
 
最終威廉憑藉勤奮、節約的工作精神,使得范德比爾特家族財富越積越多,在他1885年逝世時,財產數額達到1.94億美元,將父親留給他的財產翻了近一倍,家族財富也在這時候到達頂峰。
 
威廉曾說:「繼承財富是幸福的障礙,它讓我沒有任何希望得到東西,沒有任何一定要去尋求或爭取的東西」。
 
威廉清醒地認識到巨額的財富可能給後代帶來沉重的壓力,他不想自己的任何一個兒子承受因巨額財富而帶來的壓力,所以他分別給大兒子7000萬美元,三兒子5500萬美元,剩餘的財產在其餘6個孩子與他的妻子間平分。
 
威廉的想法是美好的,但由於家族財富進行了分割,使得家族缺少了領頭人,為家族逐漸走向沒落埋下了禍根
 
隨著威廉的去世,范德比爾特家族開始走向沒落。鍍金時代的到來,使范德比爾特家族後代們沉浸於無休止的聚會,以及為了謀求出名而花費的巨額款項。
 
范德比爾特家族豪宅之一

家族成員的一次舞會成本都超過25萬美元,僅為舞會準備的玫瑰花價值就超過11000美元。
 
並且范德比爾特家族開始興建豪宅,他們在曼哈頓的第51號到59號之間興建了十幾幢豪華大廈,其中在美國最大的大廈——1號大廈擁有137個房間。 家族成員還建造了包括聽濤莊園在內十幾座奢華度假別墅。
 
第三代,范德比爾特家族成員開始大手筆的做起慈善,有人捐出100萬美元用於在紐約興建廉租房,並向哥倫比亞大學、基督教會等機構捐出數十萬美元。
 
第四代的情況愈演愈烈,雷金納德是一位狂熱的賭徒和花花公子,他懶惰、酗酒,將從家裡繼承下來的幾百萬美元花在女人、酒精、上等食物、汽車和其他奢侈玩具上。 他常常為了在上流社會撐場面常一擲千金,雷金納德曾說:范德比爾特的每一個兒子都為他的財富添磚加瓦,只有我除外。
 
家族遺產在越來越多的後人中分散及浪費的同時,紐約中央鐵路公司也經歷著諸多變革。
 
鐵路運輸業已經在1920年代晚期達到頂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貨運、駁船、飛機和汽車都已經入侵到鐵路運輸行業。
 
後來,范德比爾特家族出售了其持有的紐約中央鐵路公司股票,曾經盛極一時的家族迅速沒落。
 
在范德比爾特去世僅僅48年,他的一個直系後代就在身無分文的狀況下去世,家族建立的那些豪華建築也在他去世后被推倒、出售,無一倖免。
 
追溯其沒落的原因,除了財富的分散傳承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動,家族幾代人奢靡豪華、不思進取的生活方式是其走向沒落的根本原因。
 


汪欣
磐合研習社導師
磐合家族基金與二代培養合夥人

范德比爾特是從貧困中掙扎起來的企業家,從內戰到經濟大蕭條,從前工業時代到現代社會,他抓住了技術、市場變遷的趨勢,為一個現代國家的建設貢獻了巨大的力量,他的名字也成為了美國夢的一部分。 但隨著創立家族財富的家族精神的日益消散,范德比爾特家族並沒有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迅速走向沒落。 范德比爾特家族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創性和勇氣是不易傳承的,一代的強勢往往造就二代的順服和謹慎,而這些性格會對三代的培養造成風險。 如何將家族的奮進精神完好得保留並傳承下去,如何不讓財富成為二代和三代獲得真正幸福的障礙,將非常值得大量同樣強勢的中國一代企業家們來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