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家族在19世紀後期就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家族通過一個多世紀的時間,歷經七代人的持續努力,逐漸把家族從財富的創造者轉變為了商業道德的引領者。在這個跨越百年的經典案例之中,都體現了哪些家族傳承的智慧與哲學呢?


幼年母親的影響
 
1839年7月,約翰·洛克菲勒出生於紐約州中部的一個小鎮,他出身貧窮,但他的母親卻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一言一行都遵從《聖經》的教導,勤勞、節儉、樸實。

 

△18歲時的約翰·洛克菲勒


這給約翰·洛克菲勒創造了一個有良好家教、生活自律的成長環境,也為約翰·洛克菲勒後來取得巨大成功埋下了種子。幼年艱苦成長的經歷使他養成了對數字極其敏感的習慣,生活中的一切開支數字,不論大小,他都通通記錄下來,並仔細研究。據說他一生都把幼年的第一本帳本視為自己最珍貴的紀念物。
 

出色的經營天賦

 
中學畢業後,約翰•洛克菲勒陸續經歷了幾份工作,20歲的他不甘屈從於為他人打工的命運,以10%的利息向父親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積蓄的800美元,與他人合辦了一家小型農產品貿易公司。

△成年時的約翰·洛克菲勒


由於出色的經營天賦以及勤勞的品質,公司在成立第二年就獲得了1.2萬美元的收入。合作者克拉克曾回憶道:「洛克菲勒有條不紊到極點,留心細節,不差分毫。如果有一分錢該給我們,他必取來。如果少給客戶一分錢,他也要客戶拿走。」
 

一面是賺錢的魔鬼

 後來一個更大的機會來了,約翰•洛克菲勒抓住了原油一再暴跌的機會投資煉油廠生意,26歲便創建了資本額為1百萬美元的標準石油公司。
 
 

△19世紀中後期美國開採石油的盛況

 
隨著石油產業的興盛,公司急速膨脹。很快,標準石油公司就因煤油品質過硬,為行業樹立了標杆,並控制了美國煉油業1/10的市場。為了壟斷石油市場,約翰·洛克菲勒曾帶領他的團隊無情地打擊對手,使用各種手段,甚至不惜政商勾結,收購擊垮競爭對手。後來約翰·洛克菲勒更是創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聯合事業——托拉斯。在托拉斯的結構下,洛克菲勒合併了41家企業,他成功開啟了美國經濟的「壟斷時代」。
 
   

△當時形容標準石油壟斷危害的漫畫
 

巔峰時期,標準石油公司壟斷了美國95%的煉油能力、90%的輸油能力、25%的原油產量。美國有史以來,從來沒有一個企業能如此徹底地獨霸市場。1937年時,他的個人資產占到美國當年GDP的1.5%,相當於現在的3,400億美元。

 正是標準石油的絕對強勢,身為壟斷者的約翰·洛克菲勒得罪了很多人,壟斷也令社會感到深深不安,於是《托拉斯壟斷法》便在呼聲中出臺,偌大的標準石油最終被拆分成數十家子公司,今天的埃克森美孚便是其中之一。
 

一面是虔誠的基督徒

 身為資本家的約翰·洛克菲勒有著不為常人所知的一面,儘管他在商業競爭中無所不用其極,但退休後,他卻實踐了母親對他的影響,熱衷於慈善事業,開創了美國富豪捐出財產做慈善的先例。
 
 

△美國芝加哥大學校園風景

 
他投資60萬美元創辦芝加哥大學,並在其後的10年裡,為芝加哥大學捐款3,400萬美元。
   

△洛克菲勒紀念堂

他投資捐贈洛克菲勒大學,迄今為止已誕生了24位諾貝爾獎得主,是世界上人均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研究機構。
 
 

△小洛克菲勒及其基金董事在協和醫學院合影

 
有著「亞洲第一流醫學院」美譽的北京協和醫院,也是由洛克菲勒基金會捐款修建。「母親從我小時候就帶我去了教堂,她每次給我20美分的零花錢時都說要交「什一奉獻」,讓我養成了交「什一奉獻「的習慣。我賺到的錢都是從禱告中得到的,並把應當納的「什一奉獻」交給了上帝。」洛克菲克回憶道。後來,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做慈善也成了整個洛克菲勒家族世代相傳的傳統。
 

 傳承者的迷思

 約翰·大衛森·洛克菲勒1937年去世後,兒子小約翰繼承了家族大量財富。作為富二代,小約翰終其一生都在掙扎,思考如何配得上自己的姓氏和繼承的遺產。

 

△小約翰·大衛森·洛克菲勒照片


在石油生意和慈善事業這兩種祖傳基業之間找到心理平衡是非常困難的,因此他也經常遭受著神經失常的煎熬。

 

△小約翰·大衛森·洛克菲勒家庭合影
 

老約翰曾在寫給小約翰的書信中說:「在你和你的姐姐們很小的時候,我就有意識地不讓你們知道你們的父親是個富人,我向你們灌輸最多的是諸如節儉、個人奮鬥等價值觀念,因為我知道給人帶來傷害最快捷的途徑就是給錢,它可以讓人腐化墮落、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失去最美好的快樂。」
 
家族信託和慈善事業
 
1913年,一場激烈的勞資衝突使洛克菲勒家族在紐約的宅院受到襲擊,這徹底改變了洛克菲勒家族傳承財產的態度。
  

 △洛克菲勒家族三代關係圖


一方面,小約翰選擇了以信託的形式,將財富傳承給後代。第一批信託財產包含給妻子和6個孩子每人留下6,000萬美元。在1952年78歲時,他又為孫輩們設立了第二批信託。
 
同時,小約翰還另外設立了一個由五人組成的家族信託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有處置資產的絕對權力,信託受益人在30歲之前只有分紅收益權,不能動用本金,30歲之後如果想動用本金,也要經過家族信託委員會同意。
 
這種設置有效地避免了後代之間出現遺產爭奪大戰的悲劇場面。另一方面,他將家族財富的相當一部分拿出來從事慈善事業,一生共捐出了5億美元,超出了自己身家的一半,從而將洛克菲勒的家族形象從財富的創造者轉變為商業道德的引領者。
 

「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屬於上帝,我們只不過是管家。」——《時代雜誌》記錄的小約翰教育後代的句子。

小約翰•大衛森•洛克菲勒在86歲時,留下了這首簡單的小詩總結自己的一生:

I was early taught to work as well as play;
My life has been one long, happy holiday--
Full of work, and full of play--
I dropped the worry on the way--
And God was good to me every day.
 
我很早就被教育工作要和玩一樣
我的人生是一個很長的,愉快的假期
充滿了工作和愉悅
我把憂慮扔在路上
上帝每一天都對我很好

看完洛克菲勒家族上半篇傳承史,您是否對下面的問題有所答案,歡迎您一起探討家族傳承之道。

1.洛克菲勒家族創造巨額財富的秘訣是什麼?
2.超高淨值家族的第二代繼承者在傳承中應當起到什麼作用?
3.教育為何成為了超高淨值家族慈善事業的必選項?

 
Reference:
洛克菲勒(中國)研究發展中心
部分圖片、文字來源於網路


原文發表於磐合講學社 2020-03-24 10:4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