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inion
磐合觀點 | 家族治理之本土實踐
July 31,2020
隨著家族治理的觀念深入人心,家族辦公室服務行業作為其中重要角色也備受關注。家族辦公室在國際上被譽為民營企業家的家族財富管家。早在150年前,洛克菲勒家族運用家族辦公室為家族財富管理、企業傳承進行了整體架構設計與製度安排,這個提前的籌劃使得洛克菲勒家族在往後的百餘年時間裡,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幾次外部政策變更、經濟變革依舊富足繁榮,在全球政治、金融、藝術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對於華人家族而言,家族治理不僅僅是財富的傳承,更多意味著家族成員在家族願景上取得世代共鳴。這樣,家族傳承才能掙脫時間的束縛,永續延綿。
對於大多數中國企業家而言,在過去幾十年為事業打拼的日子裡,他們關注的焦點往往是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當面臨孩子長大、年紀漸長、公司瓶頸等主客觀問題時,他們便會思考家族的可持續發展。身後縱有巨額的財富總量,但是怎麼傳?傳給誰?都是困擾創一代的難題。
然而,家族可持續發展有太多複雜變數,除了傳承計劃、接班人選拔標準、家族內部產權等資產配置因素,還包括代際溝通、家族集體價值觀塑造等情感因素,這些變量的妥善控制考驗著企業家的大智慧。家族治理正是為家族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導航系統。
正如國家治理有《憲法》作為總章程,家族治理也有類似的機制。早在南北朝時期,顏之推撰寫的《顏氏家訓》就是家族憲法的雛形,全書共二十篇,從修身、治家、處世、為學各方面著述家族精神,垂訓後代子孫。在思想上言傳身教,正是家族治理的精髓。
在談論家族治理前,我們先談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是通過一套機制來協調公司與所有利益相關者間的利益關係。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認為,思想權是企業最大的管理權。公司控制好思想權,讓企業內部整體認同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才能最終保證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最大化。
家族治理則比公司治理更為複雜,它並非等同於公司治理,也非簡單控制質量和人。在諸多情況下,公司治理講究「法理情」,而家族治理講究的是「情理法」。如果企業家直接把公司治理複製到家裡,極易激化一代與二代的矛盾。
在法律層面上,繼承的實質便是「分」。最新頒布的《民法典》關於繼承上的諸多變革再一次引起社會關注。第一,將遺產範圍擴大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第二,遺產繼承人範圍擴大,侄甥可代位繼承。法律把焦點放在了「分」的上,這與家族傳承「合」的初衷並不吻合。

在現實層面上,我們常常希望基業長青、代代相傳,然而往往是後代爭權、家族紛爭。如何確保家族集體資產不可分割並傳承下去,創一代需要重新審視傳承問題,完成家族治理的千秋大計。
對於家族而言,傳承是一個大型的工程建設。百年民族企業李錦記的成功是耀眼的,其未雨綢繆的家族傳承法則更是突出的。抱著不分家的理念,李錦記第三代傳人李文達開始嘗試如何利用家族文化價值體係來維繫家族成員間的密切合作和利益共用。讓家族內部成員認同家族的價值觀,並付諸實踐才是家族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倘若把家族比作一顆大樹,我們需要有家族願景作為種子,讓希望發芽。基於這一美好願景下家族文化生根發芽,為這顆百年的神木打下牢固的根基,給予枝幹樹葉充足的養分。作為支撐一個家族的主幹部分,家族財富賦予了大樹更多向上生長的希望。而對於每一個家族成員來說,他們都是這顆大樹的一片葉子,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那個時代對家族創造了價值與貢獻,也在自然規律循環下,化作春泥更護花。
家族治理無關家族規模大小,治理功能可以簡化,但是不能缺失。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同樣不存在兩棵生長軌跡相同的大樹,但是每一棵古木的成長卻不能沒有種子、根基、主幹、樹葉。
種樹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關乎兩個時間節點,做家族治理決定的是第一個節點的起始時間,從樹苗到參天大樹還需要一個時間的考驗。家族治理經過漫長的成長過程,總有一天為整個家族撐起一片藍天。
西南地區某民營企業家,其所創辦的綜合性集團擁有境內外上市公司,資產總額逾300億。他育有5個兒女。當他年過半百,兩鬢斑白時,他也開始思考家族的持續發展問題。如何讓家族在發生企業發生意外時仍然維持一定的生活質量?如何確保5個孩子不會因為家產紛爭產生矛盾?最後,他想到了編纂家族憲法,在磐合家族辦公室的協助下用十年的時間一步一步實現。
如果把家族的未來發展看作一張設計藍圖,那麼這張設計圖的設計邏輯是自上而下,而執行過程則自下而上。家族憲法作為最頂層的設計,實質在闡述家族的價值觀,其中包括家庭框架和衝突解決機制;家族治理基於家族憲法行使決策權,相當於董事長;家族辦公室是執行決策的單位,相當於執行長或總經理辦公室;遺囑、信託、保險等金融工具則依據家族憲法明確具體操作機制。設計圖的理念完全依照客戶對家族「財富大廈」的規劃來擬定,磐合家族辦公室負責總設計、總監工及總物管。
按照這個設計理念,便可開展自下而上的搭建工程。
一個良好的信託規劃方案必然會區分家族集體資產和個人資產。家族集體資產是家族的主要財富來源,它包括但不限於上市公司股權、實際經營企業等。為了確保家族集體資產的完整性,信託規劃方案往往用若干個信託依照資產的不同屬性進行分管,然後由一個統一的家族集體資金池管理。
整個信託規劃方案、信託下的資產管理、管理後的資金分配、受託人和資產管理單位的安排,都按照家族憲法來製定。
在一個具體的信託設立後,還需要關注信託的持續性問題。根據信託意願書的支出條款、信託內資產以及收益率可以大致測算出信託的持續時間。為了讓信託規劃方案的時效更長,必須做好信託壓力測試。
長遠來說,打造永續現金流模型需要同時端起兩桶水。第一桶水代表家族基金,它的設立與企業經營狀況、家族成員的能力緊密聯繫。當家族企業面臨轉型升級或者家族需要培養二代投資管理能力時,家族基金便可助力企業發展和個人成長。第二桶水代表資產包,它的設立與家族成員的能力、公司經營的好壞不相關,起的是保底作用。企業家通過對債券、股權、地產、保單、甚至是私人銀行的投資組合構造資產包,為家族成員提供長期的、穩定的現金流。
家族治理還需要家族委員會作為調和機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感委員會,這個情感委員會的首席情感官一般來自家族內部成員且多為女性,依靠非正式的、情感的影響力,通過細緻的溝通、預防矛盾和調節衝突等行為,有效提高家族向心力。除此之外,還有以傳遞家族價值觀為導向的教育委員會,通過家族聚會、家族會議讓家族成員感受、接受、認同家族的價值觀。
家族治理需要企業家有一個長遠的家族願景,更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家族辦公室貫徹實現這一願景。
只有被梳理的財富才能保全,只有被保全的財富才能傳承。家族辦公室在家族治理中扮演總協調人的角色,作為具體的執行機構,其涉及的領域是廣泛的,包括財富架構、財富架構下的資產管理、以及依照家族治理決策體系下的工作內容。
如果把客戶的家族財富看作一座大廈,在協助家族搭建百年「財富大廈」前,磐合家族辦公室針對家族客戶需求設計專屬的架構;建造過程中,磐合家族辦公室全程督辦,保證大廈結構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按原先定制的方案執行;建造完成後,磐合家族辦公室負責監督、評估與調整,保證家族「財富大廈」正常運行。
總而言之,能夠使家族數代相傳、基業長青的絕不是偶然和運氣,只有有效的家族治理,讓家族願景深入人心,增強家族成員的凝聚力,家族傳承的願景才得以實現,在數代的新老交替中平穩交接,薪火相傳。
.jpg)
對於華人家族而言,家族治理不僅僅是財富的傳承,更多意味著家族成員在家族願景上取得世代共鳴。這樣,家族傳承才能掙脫時間的束縛,永續延綿。

對於大多數中國企業家而言,在過去幾十年為事業打拼的日子裡,他們關注的焦點往往是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當面臨孩子長大、年紀漸長、公司瓶頸等主客觀問題時,他們便會思考家族的可持續發展。身後縱有巨額的財富總量,但是怎麼傳?傳給誰?都是困擾創一代的難題。
然而,家族可持續發展有太多複雜變數,除了傳承計劃、接班人選拔標準、家族內部產權等資產配置因素,還包括代際溝通、家族集體價值觀塑造等情感因素,這些變量的妥善控制考驗著企業家的大智慧。家族治理正是為家族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導航系統。

△ 顏氏家訓
正如國家治理有《憲法》作為總章程,家族治理也有類似的機制。早在南北朝時期,顏之推撰寫的《顏氏家訓》就是家族憲法的雛形,全書共二十篇,從修身、治家、處世、為學各方面著述家族精神,垂訓後代子孫。在思想上言傳身教,正是家族治理的精髓。
在談論家族治理前,我們先談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是通過一套機制來協調公司與所有利益相關者間的利益關係。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認為,思想權是企業最大的管理權。公司控制好思想權,讓企業內部整體認同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才能最終保證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最大化。
家族治理則比公司治理更為複雜,它並非等同於公司治理,也非簡單控制質量和人。在諸多情況下,公司治理講究「法理情」,而家族治理講究的是「情理法」。如果企業家直接把公司治理複製到家裡,極易激化一代與二代的矛盾。

在現實層面上,我們常常希望基業長青、代代相傳,然而往往是後代爭權、家族紛爭。如何確保家族集體資產不可分割並傳承下去,創一代需要重新審視傳承問題,完成家族治理的千秋大計。
對於家族而言,傳承是一個大型的工程建設。百年民族企業李錦記的成功是耀眼的,其未雨綢繆的家族傳承法則更是突出的。抱著不分家的理念,李錦記第三代傳人李文達開始嘗試如何利用家族文化價值體係來維繫家族成員間的密切合作和利益共用。讓家族內部成員認同家族的價值觀,並付諸實踐才是家族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倘若把家族比作一顆大樹,我們需要有家族願景作為種子,讓希望發芽。基於這一美好願景下家族文化生根發芽,為這顆百年的神木打下牢固的根基,給予枝幹樹葉充足的養分。作為支撐一個家族的主幹部分,家族財富賦予了大樹更多向上生長的希望。而對於每一個家族成員來說,他們都是這顆大樹的一片葉子,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那個時代對家族創造了價值與貢獻,也在自然規律循環下,化作春泥更護花。
家族治理無關家族規模大小,治理功能可以簡化,但是不能缺失。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同樣不存在兩棵生長軌跡相同的大樹,但是每一棵古木的成長卻不能沒有種子、根基、主幹、樹葉。
種樹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關乎兩個時間節點,做家族治理決定的是第一個節點的起始時間,從樹苗到參天大樹還需要一個時間的考驗。家族治理經過漫長的成長過程,總有一天為整個家族撐起一片藍天。
西南地區某民營企業家,其所創辦的綜合性集團擁有境內外上市公司,資產總額逾300億。他育有5個兒女。當他年過半百,兩鬢斑白時,他也開始思考家族的持續發展問題。如何讓家族在發生企業發生意外時仍然維持一定的生活質量?如何確保5個孩子不會因為家產紛爭產生矛盾?最後,他想到了編纂家族憲法,在磐合家族辦公室的協助下用十年的時間一步一步實現。
如果把家族的未來發展看作一張設計藍圖,那麼這張設計圖的設計邏輯是自上而下,而執行過程則自下而上。家族憲法作為最頂層的設計,實質在闡述家族的價值觀,其中包括家庭框架和衝突解決機制;家族治理基於家族憲法行使決策權,相當於董事長;家族辦公室是執行決策的單位,相當於執行長或總經理辦公室;遺囑、信託、保險等金融工具則依據家族憲法明確具體操作機制。設計圖的理念完全依照客戶對家族「財富大廈」的規劃來擬定,磐合家族辦公室負責總設計、總監工及總物管。
按照這個設計理念,便可開展自下而上的搭建工程。
一個良好的信託規劃方案必然會區分家族集體資產和個人資產。家族集體資產是家族的主要財富來源,它包括但不限於上市公司股權、實際經營企業等。為了確保家族集體資產的完整性,信託規劃方案往往用若干個信託依照資產的不同屬性進行分管,然後由一個統一的家族集體資金池管理。
整個信託規劃方案、信託下的資產管理、管理後的資金分配、受託人和資產管理單位的安排,都按照家族憲法來製定。
在一個具體的信託設立後,還需要關注信託的持續性問題。根據信託意願書的支出條款、信託內資產以及收益率可以大致測算出信託的持續時間。為了讓信託規劃方案的時效更長,必須做好信託壓力測試。
長遠來說,打造永續現金流模型需要同時端起兩桶水。第一桶水代表家族基金,它的設立與企業經營狀況、家族成員的能力緊密聯繫。當家族企業面臨轉型升級或者家族需要培養二代投資管理能力時,家族基金便可助力企業發展和個人成長。第二桶水代表資產包,它的設立與家族成員的能力、公司經營的好壞不相關,起的是保底作用。企業家通過對債券、股權、地產、保單、甚至是私人銀行的投資組合構造資產包,為家族成員提供長期的、穩定的現金流。
家族治理還需要家族委員會作為調和機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感委員會,這個情感委員會的首席情感官一般來自家族內部成員且多為女性,依靠非正式的、情感的影響力,通過細緻的溝通、預防矛盾和調節衝突等行為,有效提高家族向心力。除此之外,還有以傳遞家族價值觀為導向的教育委員會,通過家族聚會、家族會議讓家族成員感受、接受、認同家族的價值觀。
家族治理需要企業家有一個長遠的家族願景,更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家族辦公室貫徹實現這一願景。

△磐合家族辦公室十大服務模組
只有被梳理的財富才能保全,只有被保全的財富才能傳承。家族辦公室在家族治理中扮演總協調人的角色,作為具體的執行機構,其涉及的領域是廣泛的,包括財富架構、財富架構下的資產管理、以及依照家族治理決策體系下的工作內容。
如果把客戶的家族財富看作一座大廈,在協助家族搭建百年「財富大廈」前,磐合家族辦公室針對家族客戶需求設計專屬的架構;建造過程中,磐合家族辦公室全程督辦,保證大廈結構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按原先定制的方案執行;建造完成後,磐合家族辦公室負責監督、評估與調整,保證家族「財富大廈」正常運行。
總而言之,能夠使家族數代相傳、基業長青的絕不是偶然和運氣,只有有效的家族治理,讓家族願景深入人心,增強家族成員的凝聚力,家族傳承的願景才得以實現,在數代的新老交替中平穩交接,薪火相傳。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