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託是家族傳承的萬靈仙丹?
黃文鴻先生現任磐合家族辦公室董事總經理兼聯合創辦人,曾任國際知名信託公司大中華區業務董事總經理,擁有十多年豐富的經驗,熟知新加坡、香港、開曼群島、台灣以及中國財富管理、信託與私募基金之相關法規,曾服務於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專注於轉讓定價、稅收協議、國際遺產規劃、歐洲及美國稅法、以及跨國公司國際稅務籌劃。
前段時間朋友圈突然被一則新聞洗版,香港富豪潘先生幾十年前將名下的資產置入一個離岸信托,他及他的太太,子女都是這個信託的受益人。幾十年後,因為夫妻離婚,太太起訴至香港法院要求平分信託內的資產,香港法院最終支持了太太的訴求,認為信託內的資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由兩人平分。
此案件中,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法院對信託是否能隔離夫妻共同財產的論理基礎引入了近幾年在英國王冠屬地涉信托離婚訴訟中開始被採用的相當創新的觀點「the court looks atresources; not just a townership」;二是高淨值人群在設立信託前對於夫妻共同財產的考慮與籌劃。更值得深思的是,信託是實現家族財富與家族傳承唯一有效的工具嗎?除了信託以外,實現家族傳承還需要做哪些呢?
再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案例:梅艷芳。梅艷芳年少學藝,縱橫娛樂圈幾十年,留下了豐厚的身家。梅艷芳患病逝世前為了避免她的母親將財產揮霍一空,於臨死前設立了信託,將她的大部分遺產導入信托,並約定由信託受託人每個月從信託中支取七萬港幣的生活費給梅母,供其日常生活使用。待梅母去世後將剩餘財產捐給妙境佛學會有限公司。然而梅母並不滿意梅艷芳的分配,於是向信託的受託人、梅艷芳的主治醫師及妙境佛學會有限公司提起了多起訴訟,最終梅母因為無力支付高昂的律師費而面臨破產,而信託受託人因應訴發生的開支,都需要從受托財產中支出,系列訴訟耗盡了梅艷芳信託內的流動財產,受託人不得不拍賣梅艷芳的遺物。梅艷芳的個人聲譽也在這一系列的訴訟中受到了影響。
試問:梅艷芳設立的信託是成功,還是失敗?
我個人認為,既成功也失敗!成功在於,信託架構天衣無縫,梅母從各種角度都無法擊破擊穿信託;失敗在於,
梅母對於梅艷芳的巨額財產過於執著,而信託又缺少了調整機制,因此其所設立的信托並未達到梅艷芳生前「保障梅母體面生活」的願望,梅母最終依舊是窮愁潦倒。而這正反映了高淨值人群在進行家族傳承中必須面對的問題:家族治理的重要性。
從洛克菲勒家族的「自己只是財富的保管人」到我們磐合服務的客戶台灣研華科技家族的「利他理念」,這種無形的價值觀的傳遞會帶給家族源源不斷的正能量。梅艷芳作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其注重了財布施(將剩餘財產捐贈給佛學會),卻因匆匆離世沒能進行重要的法佈施(無形財產的影響),沒能將佛教「無我」的價值觀傳遞給其家庭。
目前,越來越多的家族已經完成財富的原始積累,現在開始面臨二代培養與傳承的問題,經過了在財富傳承上的摸爬滾打,逐漸開始意識到無形財富傳承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他們開始重視「家族治理」。好的家族治理應當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從家族價值觀的歸納,家族憲法、家族議會、家族委員會相關規章制度的制定再到家族聚會的情感表達和家族凝聚力的提升,除了需要借助家族辦公室的力量進行有組織的專業規劃和實施外,家族成員用心的參與也不可缺少。家族治理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有這樣一個華人家族,他們未必是最富有,但一定是名揚海外的。那就是蘇州貝家,享譽海內外的華人設計師貝聿銘就出自這個家族。貝家從明朝開始往後500年間從未中斷過發展,這是一個歷經了15代傳承的名門望族。深究其原因,就是這個家族的思想傳承「以產遺子孫,不如以德遺子孫,以獨有之產遺子孫,不如以公有之產遺子孫」,真正的銘刻在了每一代人的心中。
上述三個家族,關於傳承,他們都做了規划,兩個是將家族財富納入信託,妥善運用歐洲發展數百年的法律工具。另一個是將家族精神世代傳承,所謂「若是子女有才,何愁子女無財」。
這兩種傳承方式無所謂孰對孰錯,孰優孰劣,更重要的是一種互補關係。信託法制歷經歐洲數百年的案例積累與發展,形成一種對家族財富保護與傳承的有效的、系統性的制度,它是高淨值人群對家族財產永續籌劃的一個重要核心工具。但要想世代傳承並達到代代興旺,僅有家族信託是遠遠不夠的,正所謂「道法術」必須三位一體,才能修成正果。近年來,一些豪門家族的爭產案比比皆是,如何才能避免與跨越這些爭議呢?有效而深入的「家族治理」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家族治理的範圍很廣,好的家族治理至少要包括對家族成員進行情感、健康、投資、慈善及事業的全方位整合。一個國家將憲法作為根本大法,那麼在家族中,也同樣需要這樣一部憲法,對家族未來的發展和規劃有一個綱領性的指導。在家族憲法下,家族委員會應運而生,負責家族重大事務的決策與執行。以家族情感委員會為例,可能很多人對家族中設立這樣的委員會很陌生,不知道存在的意義以及如何運營,但這個委員會,在家族傳承中擔負著最為重要的使命。越大的家族,各方的利益越是糾纏不清,如何抵御金錢所帶來的誘惑,在困難和風雨面前,家族成員如何做到齊心協力,情感委員會存在的意義,就是讓家族成員在順境與逆境中都勿忘初心,時時提醒自己家族創始人篳路藍縷的艱辛與不易。這也是目前很多高淨值家族需要去深度思考的問題。
祖輩總是想將最好的東西留給子女及後代,財富是他們看來最為保障,最有實際效用的東西。但是,只是進行財富的傳承有用嗎?家族治理是通過對一個家族進行全方位的凝聚與整合達成家族成員群策群力,想要實現世代的傳承,家族治理必不可缺。
原文收錄自China Offsh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