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任者的健康是如何在傳承中被忽略的

March 16,2019

汪欣CFA
磐合家族辦公室首席投資官

在那些充滿著傳承渴望的家族中,大家都幹勁十足。 為了把第一代打下的江山延續下去,每一位家族成員都努力拚搏。 在提供家族服務的過程中,我們有機會近距離地觀察了那些充滿激情的家族是如何進行日常工作的。 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勤奮。 他們關注所有可以讓家族更上一層樓的機會,也關注所有能讓家族一夜回到解放前的不可控傳承風險。 正是在這種謹小慎微又步步為營的氣氛中,家族穩步地朝著他們的目標邁進。 然而,家族可能忽略了一個風險,那就是繼任者的健康風險。 年長者的健康常常被關注,而年輕人似乎就是要承受更多的壓力並接受更多的磨鍊。 在這種有意無意的忽視之中,繼任者的健康危機正在悄然到來。
 

健康問題無外乎以下幾種來源:
1)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2)精神壓力;
3)惡劣的生存環境;
4)遺傳。

遺傳問題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之內,而惡劣的環境基本也不會出現在富有家族的生活之中,所以只剩下生活習慣精神壓力這兩項。

本文希望挖掘這兩大原因背後的原因,特別是那些在富有家族場景中更為容易出現的原因,以及他們為什麼容易被忽視。 希望本文的探討能夠對正在拼搏中的二代繼任者以及他們父母一些必要的提示。

爸爸去哪兒
 
爸爸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在有著強烈父愛主義的華人家族之中,第一代的各種風格和習慣正被二代默默複製。 這裡有商戰上的自由搏擊,也有酒桌上的觥籌交錯。 對二代而言,複製是最不用「動腦筋」也風險最低的處事之道,經常也會得到一代的高度認可。 要知道,獲得一代的認可對於很多二代來說都是家族生活中的頭等大事,也是頭疼之事。

在一代打拚的年代,關係能力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商業能力,而應酬的代價之一就是犧牲健康。 一代的年代也是物質匱乏的年代,因此餐桌和酒桌文化少不了的是大魚大肉。 此外,一代也並沒有機會接觸到科學的營養知識,使得不少非常不健康的飲食文化也一樣被傳承了下去。


哥們兒在哪兒
 
哪兒有兄弟,哪兒就有茅臺。 一群二代兄弟在一起胡吃海喝的感覺實在很棒。 而實際上更棒的,是來自兄弟朋友對自己的認同感。 這種認同感,對不少二代來說是稀缺品,因為在父母那裡是基本得不到的。

接班這件事里最大的障礙,有時候就是你的老爸。 既想要你有出息又不想你有出息(因為他就沒出息了)的矛盾心理在家族中時常出現。 繼任者在成長為一名接班人的早期階段,都需要直面這位大Boss 又要打,又打不過。 想得到承認,但自己確實幹得也不好。

 

得不到的認可,哪裡還有呢? 兄弟這裡! 要獲得兄弟們認可,就要和他們一起High(他們也一樣需要認可)

今天你來,後天他來。 一開始開心快樂,後來就變成了人情債。

如果整天在應酬接待,哪有時間好好做事,哪有功夫認真睡覺。 極其不規律的飲食和作息,對於繼任者來講就是家常便飯


你們都好,我就夠了

強勢的一代經常培養出「弱勢」的二代。 原因很簡單,只有弱勢才能生存 這種弱並不是指能力的弱,而是妥協的弱,是委屈自己去成全別人的弱。

心地善良的弱勢二代,常常扮演受氣包的角色 他要照顧感受的人可是不少,除了父親,還有母親,還有兄弟姐妹等等。 在一些關係複雜的家庭中,他還要照顧二媽、三媽以及他們孩子的感受。

如果無法學會在夾縫中生存的技能,只能放棄自己的需求去滿足其他人。 希望在這位繼任者身上留下印記的人還有很多,例如七大姑八大姨,各種一代身邊的叔叔、阿姨等等,每個人都是為了你好 如果他們都好了,繼任者自己估計就不好了

來自父母以及其他人的期待所帶來的沉重感,一般家庭的孩子是體會不到的。


愛人還是合夥人

富有家族繼任者的婚姻問題一直是所有人關注的重點。 家人對於孩子另外一半的物質條件(包括財富和基因)精神條件(例如學歷和背景)上的要求必然是很高的。 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呢? 婚姻在第一天就成為了合夥人模式,愛情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在婚姻到來之前,繼任者與異性的交往需要非常小心,因此也難以放開自我,去享受情感帶來的快樂。 對於那些家教嚴格的繼任者來說,更是要忍受長期的性壓抑。 在情感和肉體上無法得到必要的滿足,使得越的孩子越痛苦(不的孩子自有辦法)

而當他們有機會獲得滿足時,強勢的父母搞不好還要出來和對方談談條件。 在我們的身邊,因為子女情感問題而鬧得不可開交的家族時有耳聞,但因為異性關係不完美而導致的隱形健康問題基本無人提及(當然,這個要怎麼提呢?


健康隱患的密集爆發點

繼任者30歲左右的時候是家族交接班的一個重要時點,也是繼任者健康隱患的密集呈現時期。 在這個時點上,繼任者可能要同時面對來自家族企業和自己家庭的多重壓力

例如自己正在逐步接班家族企業或正在建立家族企業內部威信的關鍵點上,同時又要面對家人對於婚姻的催促,還有一種情況是太太或是自己(若為女性繼任者)正在孕期之中。 對於這幾年正在接班中的30歲左右繼任者來講,還要面對複雜的宏觀環境和行業環境,這樣的挑戰不可謂不大。

當我看到一位女性繼任者身懷六甲,一邊和我們聊著投資的事,一邊接著家族企業打來的業務電話,我只能感到一個字:累。

對於之前還沒有做過充分的接班準備的繼任者來說,30歲的時候可能一下子就進入了多任務高標準缺方法幹著急的高度焦慮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繼任者的工作效率決策能力、以及生育能力和質量都會受到重大影響。
在發現如此多家族傳承中的健康隱患之後,我們也將健康管理,特別是不藉助藥物的飲食健康管理,和與之相配套的食療養生服務納入到了家族服務的體系之中。 然而,比起有了病再治療,更重要的是治未病 所以,我們需要來探究一下這些重要的健康隱患是如何被忽略的。


體弱是一種恥辱

強者怎麼能與體弱相互關聯呢? 一代創始人是強者,因此一代就算身體有不適也經常主動忽略(所以我們時常聽到某位一代富豪忽然重病倒下的新聞); 二代更要成為強者,所以熬一點夜算什麼,多喝點酒算什麼? 況且,父親都還在拼搏,自己更為沒有理由休息


倖存者偏差

我們時常會看到不少紅軍老同志八、九十歲依然精神矍鑠,這其實是一種倖存者的偏差 創業艱苦萬分,如同解放軍長征一樣。 幾十年的打拚能贏得大片江山,怎麼可能沒有一副好身體。 在一個身體健康不是大問題的家庭裡面,健康問題自然會被忽視。


大家都很好

沒有體會過疾病的年輕人,更加傾向於硬扛。 若是家裡人都滿意,周圍兄弟都說你夠意思,那還有什麼問題呢? 在獲得了大量來自他人的認可之後,來自肉體的不認可就被淹沒了。


 
 
硬扛之所以盛行,也是因為自己感受不到,即使感受到了也自認為沒什麼。 很多人把肉體視同為實現外在成功和精神需求的工具,肉體與我們既很近也非常遙遠。 其實這是精神對肉體的奴役


誰也沒有說

我們在不同的家族舉辦過以增進家族成員內部關係為目的的workshop 平時看起來健康無比的家庭,在這個環節常常掩面而泣。 到這個時候,大家才知道各自的壓力有多大。

富有家族是一個複雜的場景 比起普通人家庭,更多了好幾層財富的糾纏和對家族長久的執念。

中國家庭,更是不善於交流和表達的 在交接班的檔口,多種壓力的到來也容易引發繼任者的心理健康情況,而這種狀況的根源實際上由來已久。 如果沒有外人協助並在家族內部主動挑明,這樣的危機可以一直潛伏下去,不斷積累,直到最終爆發的那一天。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只要能夠「通」,風險自然排除,問題自然解決。

對於在二代身上不斷積累的健康風險,家族應該首先搞通此中的原理,弄清楚他們為什麼發生以及為什麼不容易被引起重視。

對於如何排解這些風險,家族成員要花點時間學通此中的解法。 真正的難處在於提出對的問題,因為答案到處都是。

對於如何從根本上解決二代的健康風險,特別是第一代家族創始人要想通此中的機制。 一代只要帶個頭,從自己開始做起,二代的問題就少了一半

對於如何避免此類風險再次來襲,家族成員之間要經常進行溝通,保持家族的開放的狀態。 家族的女性成員常能在這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位家族一代太太,是曾經也在先生身邊叱吒風雲的商戰一姐,在與我們的心理諮詢師溝通完之後,終於明白了自己在一、二代關係以及二代健康管理之中實際上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從此再也不反感我們為她量身定做的家族情感委員會主席的角色了。

沒有身體健康,就沒有了未來。 沒有二代的身體健康,就不會有家族的未來

 

家族辦公室的責任之一,就是説明家族排查並防範任何有礙於家族傳承的風險。 無論是應對財富風險還是家族成員的個體風險,我們所使用的方法論都是類似的。 我們希望更多的華人家族能夠掌握這一套「診、方、養、健」的方法體系,自己也可以給自己治療未病

關鍵字搜尋

訂閱電子報

姓名
E-mai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