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inion
善財也須「善」理
June 14,2019

郭福欽
磐合家族辦公室聯合創辦人
家族治理和家族慈善業務負責人
磐合家族辦公室聯合創辦人
家族治理和家族慈善業務負責人
家族傳承的核心在於價值觀的傳承。磐合相信“具有善意的財富才能永續,具有價值觀的財富才能傳承” 。隨著家族傳承安排的普及,富有家族對傳承的需求進一步成熟。較過去幾年,高淨值人群在關注財富管理和保障的基礎上,對家族慈善的服務需求進一步提升。在長時間服務華人超高淨值家族的探索與實踐中,磐合家族辦公室也不斷深化對慈善事業的理解。

慈善不是簡單把錢捐出去就完成,要確定其目的是不是真正達到。
前段時間我受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同學——燕寶慈善基金會秘書長馬冬梅女士邀請,去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做調研,期間獲益良多。
前段時間我受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同學——燕寶慈善基金會秘書長馬冬梅女士邀請,去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做調研,期間獲益良多。

△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校友參觀燕寶慈善基金會
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是由寶豐集團(SZ600989)董事長黨彥寶先生與夫人邊海燕女士於2011年1月共同成立的家族式非公募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寶豐集團每年都會拿出利潤的10%投入“教育扶貧”,目前基金會已累計捐資16.53億元,資助16.99萬名寧夏籍大學生。
在調研期間有兩個小案例讓我感觸至深。燕寶的獎學金項目每年都會資助三萬多名學生上學。按理說錢發出去,項目應該就已經完成。但一個人去唸書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有中途休學的,有犯錯誤被學校開除的。這些學生雖然離開了學校,但並不會主動告訴基金會這個情況,基金會每年依然會去撥款資助。
當意識到可能有這個問題,基金會開始發動內部工作人員,逐個學校去梳理,果然發現有這樣的情況。結果一年下來省了兩百多萬元,這些錢就用在了更需要資助的學生身上。所以說慈善不僅僅是簡單的捐贈,而且要落實慈善的最終的目的是否達到。
還有一個小案例是原來燕寶基金會是用助學金的名義去資助學生的,結果很少學生願意來申請。後來經過調研,發現越貧困的學生自尊心越強,不願被扣上“貧困生”的帽子,讓別人看不起。了解到這個問題後基金會將助學金改為了獎學金。雖一字之別,效果卻天差地別。

△ 燕寶慈善基金會輻射範圍
捐贈人黨彥寶先生說“助學金只是貧困救助,與本人努力無關,而獎學金卻是對孩子們努力學習、成為優等生的鼓勵和鞭策,激發了他們求學上進的動力,讓他們更加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這項措施既解決了貧困孩子上學難的問題,又最大程度保護了他們的自尊心,讓他們在平等的環境中學習成長,激勵他們求學上進、積極面對人生。同時,也讓所有受到資助的孩子心中埋下善的種子,不斷將愛心傳遞下去。所以慈善運營中有很多細節,如果沒有實際去調研,直接去推行,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甚至產生負面影響。
這兩個小案例都告訴我們慈善事業急不得,一定要耐下心去,完善自己的科學運營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服務於民,積善積德。

就單個慈善項目而言,不能急,要精細化運營。但就國家層面而言,慈善事業的需求十分迫切,尤其未來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發展,中老年人養老問題急需慈善事業的支持。
近幾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長,2017年達到24,090萬人,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5,831萬人,其中年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僅30.9張,缺口巨大。巨大的養老壓力僅靠政府資源去支持是遠遠不夠的,還需民營慈善機構的蓬勃發展。
近幾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長,2017年達到24,090萬人,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5,831萬人,其中年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僅30.9張,缺口巨大。巨大的養老壓力僅靠政府資源去支持是遠遠不夠的,還需民營慈善機構的蓬勃發展。

△ 日本的老年人群體
以日本為例,2011年,成年紙尿褲的銷量已經超過小孩紙尿褲的銷量。2012年,人口數量開始出現負增長。醫療科技的進步延長了老年人的壽命,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也出現一種不好的現象,人還在錢沒有了。很多日本的老人家有些是沒結婚的,或者是被棄養的,沒有錢照顧自己的老年生活,晚年生活的十分淒慘。
據統計日本大約五分之一的犯罪是老人所做,大多數是小偷小盜。隨著老年犯罪率上升,日本監獄實際已經變成養老院。監管人員的職責變成給老年囚犯洗澡,幫助他們穿衣。一般情況下,家裡的年輕人會在老年囚犯釋放後照顧他們。但在有些時候,由於贍養成本高、以及懼怕孤獨,老人會把監獄看作是更好的選擇。
老年人的問題不僅是日本的問題,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加劇,這也可能成為未來中國最大的社會問題。
再比如韓國,為了不成為子女的拖累,許多韓國老人選擇自殺,並因此推高了韓國老人的自殺率。韓國老人需要努力工作來養活自己,在70 到74 歲這個年齡段中,33.1%的韓國人需要工作。這些老年人徘徊在各大招聘會上,就有限的崗位展開PK,而這些崗位大都是快遞員、保安、清潔工、加油員……很多韓國人自嘲:自己必須工作,至死方休。

△ 韓國的老年人群體
但對於一些沒有工作技能的女性,再就業難度太大。她們為了生存,只能從事很卑微,甚至屈辱的工作。很多老年女性,不得不從事自己所不齒的行當:賣淫。以至於在韓國有個專門的詞“巴克斯女郎”來稱呼這個人群。
因為她們以向男性兜售一種叫“巴克斯酒” (一種功能飲料)為掩護,賣酒,也賣身。感興趣的男人,買下一瓶飲料,接下來就順理成章地到附近廉價旅館完成皮肉交易,一次價格在2—3萬韓元(不足兩百人民幣,還包括房費),如果是常客還能打折。
據相關研究人員表示,僅在首爾的Jongmyo公園就有400名左右的“巴克斯酒女”。她們年齡大都超過50歲,部分甚至在80歲以上。
日本紙尿褲的變遷和韓國巴克斯女郎現像都是老年人養老問題在兩個不同國家形成的問題。同樣養老問題也是目前我國80後普遍面臨的困境。
一些年輕人在一線城市上班,他們的父母已經60、70歲,可能會出現一些亞健康狀態,無人照料。因為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80後多是家中的獨子。未來甚至出現回到家中,一位年輕人要面臨六位老人(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著自己照顧的問題。

△ 老年人與機器人陪護
這些年輕人上有高堂,下有小孩,面臨兩難的抉擇。父母養育他們,大學畢業好不容易在一線城市有立足點,為了下一代唸書,他們必須得在一線城市工作。但是如果家裡老人身體不好,就不要回去嗎?那小孩教育又該怎麼辦?
目前中國人均GDP還沒超過1萬美元,但是人口老化的速度甚至比歐美國家更快。作為一個“未富先老”的國家,我們更應該提前通過發展慈善事業來應對未來老齡化社會的問題。
面對慈善事業,從國家政府的角度來看很急迫。但從具體慈善機構來看,急不得,應該想明白為什麼要做慈善?怎麼樣做慈善策略?怎麼評估最終的效益?怎麼才能做到最好?我相信:只要慈善機構提高科學運營的能力,就能逐漸匯聚成善意的力量,解決社會慈善事業的急迫需求。
.jpg)